【库存商品会计分录】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库存商品的管理与核算是一项重要内容。库存商品是指企业为销售而持有的商品,包括外购的商品、自制的商品以及委托加工完成的商品等。在会计处理中,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需要通过相应的会计分录进行记录,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库存商品相关的主要会计分录总结,便于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参考使用。
一、库存商品的增加
当企业购入或生产出库存商品时,应按照实际成本确认库存商品的增加。
业务类型 | 会计分录 | 说明 |
外购商品 | 借: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 收到商品并支付货款或形成应付账款 |
自制商品 |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 完工入库的自制产品转入库存商品 |
委托加工商品 | 借:库存商品 贷:委托加工物资 | 加工完成并收回的商品入库 |
二、库存商品的减少
当库存商品被销售或发出时,需结转其成本,反映销售利润。
业务类型 | 会计分录 | 说明 |
销售商品 |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 结转已售商品的成本 |
发出商品(如委托代销) |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 商品发出但尚未确认收入 |
存货盘亏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 盘点发现短缺或毁损 |
三、其他相关处理
业务类型 | 会计分录 | 说明 |
存货跌价准备 |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 当存货市价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 |
存货盘盈 | 借: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盘点发现多出商品,待查明原因后处理 |
四、注意事项
1. 成本计量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
2. 及时入账:商品入库或发出应及时进行会计处理,避免账实不符。
3. 定期盘点:定期对库存商品进行盘点,确保账面数与实际数一致,及时发现差异并调整。
通过规范的会计分录处理,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化,为财务报表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