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什么意思】一、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句话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原文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是对古代祭祀礼仪的描述,强调在祭祀时所用的祭品必须真实、诚信,不可虚伪。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进行祭祀时,所献上的牲畜和玉器等祭品,不敢随意增加或减少,必须按照规定如实提供,以示虔诚与诚信。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意思解释 |
牺牲 |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如牛、羊、猪等 | 《左传·庄公十年》 | 祭祀时使用的动物祭品 |
玉帛 | 玉器和丝织品,用于祭祀或赏赐 | 《左传·庄公十年》 | 祭祀时所用的贵重物品 |
弗敢加也 | 不敢擅自增加或改变 | 《左传·庄公十年》 | 表示对祭祀的尊重和诚实 |
必以信 | 一定要以诚信对待 | 《左传·庄公十年》 | 强调祭祀应出于真诚之心 |
三、延伸理解
在古代社会,祭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宗教活动,不仅关系到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也体现了统治者对天命的敬畏和对民众的治理态度。“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诚信与礼制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对祭祀行为的要求,更是一种道德规范,强调了在任何事务中都应秉持真诚与守信的原则。
这种思想在后世也影响深远,成为儒家文化中“诚”的重要体现之一。在现代,虽然祭祀的形式已发生变化,但“诚信”这一价值观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做人做事时要坚守本心,不欺瞒、不虚伪。
四、结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不仅是对古代祭祀礼仪的描述,更是对人性中诚信品质的呼唤。它告诉我们,在面对信仰、责任或承诺时,应当保持真诚与敬畏,做到言行一致,不负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