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 mdash 115题。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全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变化趋势。通过此次普查,国家掌握了更为详实的人口数据,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下是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出的若干关键指标与问题解答,供参考学习。
一、人口总量与增长情况
指标 | 数据 | 说明 |
全国总人口(2010年) | 13.39亿人 | 居民常住人口总数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5.05‰ | 较2000年下降约1.2个千分点 |
城镇人口比重 | 49.68% | 城乡结构进一步向城市化发展 |
二、人口性别比与年龄结构
指标 | 数据 | 说明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 | 104.69 | 男性多于女性,但较2000年有所改善 |
0-14岁人口占比 | 16.60% | 儿童人口比例持续下降 |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 | 70.14% | 劳动力资源依然充足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 8.87% | 老龄化进程加快 |
三、人口城乡分布与迁移趋势
指标 | 数据 | 说明 |
城镇人口数 | 6.66亿人 | 占总人口的49.68% |
农村人口数 | 6.74亿人 | 占总人口的50.32%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约35% | 实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更高 |
四、教育水平与文化素质
指标 | 数据 | 说明 |
具有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 | 8.93% | 教育普及程度提高 |
具有高中(含中专)学历人口占比 | 14.03% | 中等教育覆盖面扩大 |
文盲率 | 4.08% | 文盲率持续下降 |
五、人口流动与区域差异
指标 | 数据 | 说明 |
流动人口规模 | 约2.2亿人 | 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
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 | 广东、江苏、浙江 | 经济发达地区吸引力强 |
人口流出较多的省份 | 西部和中部部分省份 | 人口外流现象明显 |
总结: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揭示了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反映出人口总量仍处于高位,但增速放缓;性别比失衡有所缓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城乡结构持续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文盲率显著下降;同时,人口流动频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这些数据为后续政策调整和社会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研究中国人口发展趋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