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的简短故事概述】“一言九鼎”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说话非常有分量,极有信用和影响力。这个成语源于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秦国的宰相吕不韦。
吕不韦是秦始皇嬴政的丞相,在他主持朝政期间,曾组织门客编撰了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吕氏春秋》。这部书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在书中,他曾提出一个观点:“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意思是说,一句有分量的话,其价值比九鼎还要珍贵。后来,“一言九鼎”便成为形容话语具有极高权威和分量的成语。
一言九鼎的简要概述()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言九鼎 |
出处 | 《吕氏春秋》 |
含义 | 形容一句话的分量极重,极具权威性 |
历史背景 | 战国时期,吕不韦主持编撰《吕氏春秋》,提出“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某人说话有分量、值得信赖 |
举例 | “他在会议上的一句话,一言九鼎,决定了一项重大决策。” |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对语言力量的重视,也反映出在政治、文化和社会交往中,诚信与言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