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计算机维修管理规定】为规范涉密计算机的维修流程,确保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防止因维修操作导致的信息泄露或数据丢失,特制定本《涉密计算机维修管理规定》。该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设备在维修过程中的管理与操作。
一、总则
1. 涉密计算机是指存储、处理或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设备。
2. 所有涉密计算机的维修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
3. 维修前需进行审批,维修过程中应由专人负责监督,确保全过程可控。
4. 维修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维修申请与审批
项目 | 内容 |
申请单位 | 使用部门或责任人提出书面申请 |
审批流程 | 由保密管理部门审核,经相关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
申请材料 | 包括设备名称、编号、故障描述、维修原因等 |
审批时限 | 一般不超过3个工作日 |
三、维修人员管理
项目 | 内容 |
资质要求 | 维修人员须具备相应资质,并通过保密培训考核 |
保密协议 | 所有参与维修的人员需签署保密承诺书 |
监督机制 | 由专人全程监督维修过程,确保操作合规 |
禁止行为 | 禁止私自拆解、复制、传输涉密数据 |
四、维修过程管理
项目 | 内容 |
维修环境 | 必须在指定的保密维修场所进行,严禁在非授权区域操作 |
数据备份 | 维修前必须对涉密数据进行完整备份 |
操作记录 | 记录维修时间、人员、内容及结果,存档备查 |
设备检查 | 维修后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功能正常 |
五、维修后管理
项目 | 内容 |
安全检查 | 由保密部门组织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隐患 |
交接手续 | 维修完成后,由使用人和维修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
存档资料 | 所有维修记录、审批文件、检查报告等统一归档保存 |
培训反馈 | 对维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必要时开展针对性培训 |
六、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结语:
本规定旨在加强涉密计算机维修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各单位应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要求,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