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出自什么典故】“步步生莲”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态优美,或比喻事物发展顺利、进展迅速。然而,这个成语背后其实有着一段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典故。
一、成语出处与背景
“步步生莲”最早见于《南史·齐东昏侯纪》:“(潘贵妃)有宠,每出,帝令其步,作莲花落。” 这里的“莲花落”指的是她行走时仿佛脚下生出莲花,因此后人将这一形象引申为“步步生莲”。
不过,更广为人知的版本是关于释迦牟尼的故事。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降生时,他从母亲摩耶夫人的右肋出生,落地时即能行走,并向东西南北各走七步,每走一步,脚下便生出一朵莲花。这象征着佛陀的神圣与非凡。
二、
“步步生莲”最初源于佛教中释迦牟尼诞生时的传说,表示佛陀降生时每走一步都生出莲花,寓意神圣与吉祥。后来,这一意象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女子姿态优美,或比喻事情顺利发展。
在民间文化中,“步步生莲”也被赋予了更多美好寓意,如婚姻幸福、事业顺利等。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步步生莲 |
出处 | 《南史·齐东昏侯纪》、佛教经典 |
原始含义 | 佛陀降生时,每走一步生出莲花,象征神圣 |
后世引申义 | 形容女子步态轻盈;比喻事情顺利发展 |
文化意义 | 神圣、吉祥、美好寓意 |
常用场景 | 文学描写、祝福语、艺术表现 |
四、结语
“步步生莲”不仅是一个优美的成语,更是中华文化中对美好事物的诗意表达。无论是宗教传说还是文学意象,它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了解其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