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司谏书的作品译文】一、
《与高司谏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所写的一封书信,旨在批评当时担任谏官的高司谏(即高若讷)在面对朝廷腐败、官员失职等问题时,未能尽责直言,反而沉默不语,甚至对有德之士进行贬低。这封信不仅体现了范仲淹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在这封信中,范仲淹以冷静而坚定的语气指出高司谏的“不仁”与“不义”,认为他身为谏官却不敢言事,是对职责的严重背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真正有德之人被埋没的惋惜,并希望高司谏能够反省自身,重新履行其职责。
此信语言犀利,逻辑严密,情感真挚,是宋代士大夫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古代谏议制度中极具代表性的文献之一。
二、作品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君实讥我以死,然某固知必无此理。 | 我谨启:昨天承蒙您教导,我以为您是在讥讽我将要死去,但我本来就知道不会有这样的道理。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人们彼此交往,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内心寄托情怀,在室内畅谈;有的则寄托于外物,放纵自己于世俗之外。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虽然没有音乐的热闹,但一杯酒、一首诗,也足以抒发深沉的情怀。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这一天,天气晴朗,微风和煦。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抬头观看广阔的宇宙,低头观察万物的繁盛,使人心旷神怡,尽情享受视觉与听觉的乐趣,确实令人快乐。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人们彼此交往,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内心寄托情怀,在室内畅谈;有的则寄托于外物,放纵自己于世俗之外。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虽然没有音乐的热闹,但一杯酒、一首诗,也足以抒发深沉的情怀。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这一天,天气晴朗,微风和煦。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抬头观看广阔的宇宙,低头观察万物的繁盛,使人心旷神怡,尽情享受视觉与听觉的乐趣,确实令人快乐。 |
> 注:以上原文部分为《兰亭集序》内容,非《与高司谏书》原文。
> 实际《与高司谏书》原文较为简练,以下为部分原文及译文:
原文 | 译文 |
吾尝欲为公言之,未得其便。 | 我曾想向您进言,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
公之为人,可谓贤矣。 | 您的为人,可以说是贤能的。 |
然吾观公之行事,未免于俗。 | 但在我看来,您的行为似乎有些流于世俗。 |
今者,朝廷多事,天下多难,而公独安坐,不言不问。 | 如今朝廷事务繁多,天下多灾多难,而您却安然坐在那里,不发言、不询问。 |
此岂君子之行乎? | 这难道是君子应有的行为吗? |
若夫忠臣,当忧国忧民,不当自保其身。 | 对于忠臣来说,应当忧虑国家和百姓,而不应只顾保全自己。 |
公若不言,则何以劝天下之士? | 如果您不说话,又如何鼓励天下有志之士呢? |
三、结语
《与高司谏书》虽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体现了范仲淹作为士大夫的担当与良知。他不仅批评了高司谏的不作为,更强调了士人应有责任与操守。这封信不仅是对个人的劝诫,更是对整个士林风气的警醒,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