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原文及赏析】《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于1938年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全诗语言质朴却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是中国现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爱国题材作品之一。
一、原文内容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
这首诗通过“鸟”的意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诗中描绘了饱受苦难的土地、愤怒的河流、狂风以及希望的黎明,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结尾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无法割舍的深情。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品名称 | 《我爱这土地》 |
作者 | 艾青(现代著名诗人) |
创作时间 | 1938年 |
体裁 | 现代诗 |
主题 | 爱国情怀、对祖国的深情 |
意象 | 鸟、土地、河流、风、黎明 |
表达方式 | 借物抒情,借“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
情感基调 | 深沉、悲壮、真挚 |
代表性语句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诗歌风格 | 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浓烈 |
四、赏析要点
1. 象征手法:诗中“鸟”象征诗人自己,通过“鸟”的视角来表达对祖国的深情。
2. 情感真挚: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情感真挚而打动人心。
3. 时代背景:创作于抗战时期,反映了当时人民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4. 语言朴实:虽然语言简单,但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结语
《我爱这土地》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始终铭记对祖国的热爱与责任。这首诗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强烈共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文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