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其筋骨出自哪篇课文】“劳其筋骨”这一词语,常被用来形容人经历身体上的劳累和磨练。它源自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本文将对“劳其筋骨”的出处进行梳理,并通过与表格形式,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其来源及背景。
一、
“劳其筋骨”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下》中,原文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要让一个人承担重大责任时,必定会先让他在思想上受苦,在身体上劳累,在饮食上匮乏,在生活上困苦,使他所做的事情不断受到挫折。
这段话强调了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具备承担重任的能力。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养性、注重实践锻炼的教育理念。
因此,“劳其筋骨”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哲学,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二、相关资料对照表
词语 | 出处 | 原文 | 含义 | 背景 |
劳其筋骨 | 《孟子·告子下》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指身体上的劳累和磨练 | 孟子通过举例说明人要在困境中成长,才能承担重任 |
出处文章 | 《孟子·告子下》 | —— |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 | 孟子主张仁政,强调道德修养与个人奋斗 |
语义延伸 | 成语、格言 | —— | 引申为“历经艰辛、磨练意志” | 常用于鼓励人们面对困难不退缩 |
三、结语
“劳其筋骨”虽仅四字,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古代经典中的重要表达,也是现代人面对挑战时的精神指引。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人生道路,只有经历过磨难与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本文的整理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语句的来源与意义,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