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尘而拜是什么意思】“望尘而拜”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权势或地位极高的人极度恭敬、畏惧,甚至在对方尚未到达时就已表现出极大的敬畏和臣服。这个成语多用于讽刺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行为。
一、
“望尘而拜”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看到车马扬起的尘土就跪下叩拜,比喻对权贵的极端服从与畏惧。此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没有主见、一味讨好上级或有权势之人的人。
该成语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文学作品或评论中,用来揭示社会中某些人为了利益而丧失尊严的现象。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望尘而拜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字面意思 | 看到车马扬起的尘土就跪下叩拜 |
引申含义 | 形容对权贵极度恭敬、畏惧,甚至未见面就已臣服 |
用法 | 多用于讽刺、批评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人 |
褒贬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奉承拍马、趋炎附势、阿谀奉承 |
反义词 | 坚持原则、正直不阿、刚正不阿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评论文章、日常对话中,用于批评缺乏独立人格的人 |
三、使用建议
“望尘而拜”虽为成语,但因其较强的贬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或对他人造成误解。在写作中可适当引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批判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望尘而拜”的含义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