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同舟国语辞典】“李郭同舟”一词出自《后汉书·李膺传》,原意是形容贤人与能人共事,同心协力,共同为国家效力。后来,“李郭同舟”被引申为一种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精神象征,常用于形容团队合作或友情深厚的情景。
在现代汉语中,“李郭同舟”虽不常见于日常口语,但在文学、历史和教育领域中仍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合作、讲求团结的传统美德。
以下是对“李郭同舟”一词的简要总结与解释:
一、词语概述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形容贤人与能人共事,同心协力,共谋大业。 |
出处 | 《后汉书·李膺传》 |
引申义 | 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精神象征。 |
使用场景 | 文学、历史、教育等正式场合。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比喻团队合作、友情深厚或集体奋斗精神。 |
二、词语背景
“李郭同舟”最早见于《后汉书·李膺传》:“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渡,时人谓之‘李郭同舟’。”这里的“李”指李膺,东汉名士;“郭”指郭泰,亦为当时知名人物。两人同舟共渡,被视为志同道合、互相信任的典范。
这一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有德之人与有才之人携手共进,共同为国家或社会作出贡献。因此,“李郭同舟”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也是对合作精神的高度肯定。
三、文化意义
1. 强调合作精神:在古代,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成就大事。“李郭同舟”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2. 倡导君子之道:该词蕴含了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尊重。
3. 激励后人:作为历史典故,它常被用作教育材料,鼓励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注重团队协作。
四、现代启示
在当今社会,“李郭同舟”虽然不再频繁出现在日常语言中,但其背后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 在职场中,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够提升效率与凝聚力;
- 在生活中,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与理解是维系关系的重要基础;
-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五、总结
“李郭同舟”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成语,代表着合作、信任与共进的精神。尽管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其内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传承与发扬。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出处原文,可查阅《后汉书》及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