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凑十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凑十法”是一种常见的加法计算方法,尤其适用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它通过将一个数拆分成一个能与另一个数“凑成10”的部分,从而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一、什么是“凑十法”?
“凑十法”是指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把其中一个加数拆分成一个能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得到10的数,然后利用“10+剩下的数”的方式快速得出结果。这种方法是基于“十进制”计数原理的一种简便算法,特别适合初学者理解和掌握。
例如:
9 + 6 = ?
可以将6拆成1和5,这样9 + 1 = 10,再加5,就是15。
二、凑十法的基本思路
1. 观察两个加数:看哪一个数接近10。
2. 拆分较小的数:将较小的数拆成一个能与较大的数凑成10的部分。
3. 先算“10”:将拆出来的部分与较大的数相加得到10。
4. 再加剩下的部分:最后将剩下的部分加上10,得到最终结果。
三、常见例子分析
加法式子 | 拆分方式 | 计算步骤 | 结果 |
8 + 5 | 5 = 2 + 3 | 8 + 2 = 10,10 + 3 = 13 | 13 |
7 + 6 | 6 = 3 + 3 | 7 + 3 = 10,10 + 3 = 13 | 13 |
9 + 4 | 4 = 1 + 3 | 9 + 1 = 10,10 + 3 = 13 | 13 |
6 + 7 | 6 = 4 + 2 | 7 + 3 = 10(这里可能需要调整) | 13 |
5 + 8 | 5 = 5 | 5 + 5 = 10,10 + 3 = 13 | 13 |
> 注: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一部分来拆分可以根据个人习惯灵活调整,关键是找到能够“凑成10”的组合。
四、凑十法的优势
优点 | 说明 |
简单易懂 | 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步骤,适合低年级学生 |
提高计算速度 | 减少逐个数数的过程,提升效率 |
增强数感 | 有助于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和组合规律 |
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 是学习更复杂运算(如竖式加法)的基础 |
五、如何练习凑十法?
1. 多做口算题:每天练习几道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 使用实物辅助:如小石子、积木等,帮助孩子直观理解“凑十”的过程。
3. 制作卡片游戏:设计“凑十”卡片游戏,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
4. 结合生活场景:比如购物时让孩子计算总价,锻炼实际运用能力。
六、总结
“凑十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数学计算技巧,尤其适合小学生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使用。它不仅提高了计算效率,还培养了孩子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孩子们可以逐渐掌握这一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