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朝花夕拾中考习题

2025-07-30 17:25:16

问题描述:

朝花夕拾中考习题,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0 17:25:16

朝花夕拾中考习题】《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录了他1926年所写的十篇散文。这些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感。在中考语文中,《朝花夕拾》是一个重要的阅读理解内容,常以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形式出现。

以下是对《朝花夕拾》相关中考习题的总结与答案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作品的核心内容与考点。

一、主要内容与人物简介

篇目 内容概述 主要人物 考点
《狗·猫·鼠》 通过叙述对猫的厌恶,讽刺了当时社会上某些人的虚伪行为。 长妈妈、猫 作者态度、象征手法
《阿长与〈山海经〉》 回忆保姆阿长,表达对她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阿长 人物形象、情感表达
《二十四孝图》 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尤其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 无具体人物 社会批判、思想内涵
《五猖会》 记述童年时看迎神赛会的期待与被父亲强迫背书的失落。 父亲 教育方式、心理描写
《无常》 描写民间信仰中的“无常”形象,表达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无常 意象象征、主题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与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寿镜吾、长妈妈 童年生活、对比描写
《父亲的病》 反思庸医误人、迷信愚昧的社会现象。 父亲、名医 医疗观念、批判精神
《琐记》 回忆求学经历,揭露旧式教育的弊端。 无具体人物 教育反思、社会批判
《藤野先生》 回忆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藤野严九郎,表达敬意与感激。 藤野先生 师生情谊、爱国情怀
《范爱农》 回忆好友范爱农的悲剧人生,反映知识分子的无奈与孤独。 范爱农 人物命运、时代背景

二、常见中考题型与答案示例

1. 选择题

题目:

下列哪篇文章是鲁迅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

A.《二十四孝图》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五猖会》

D.《父亲的病》

答案: B、C

2. 简答题

题目:

《朝花夕拾》中,鲁迅为什么要写《二十四孝图》?

答案:

鲁迅写《二十四孝图》是为了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尤其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揭示其违背人性、不合情理的一面,表达了他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思与不满。

3. 分析题

题目:

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谈谈鲁迅对“旧式教育”的态度。

答案: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通过对“三味书屋”“琐记”等篇章的描写,表现出对旧式教育的不满。他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压抑个性、束缚思维,缺乏实际意义,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新式教育的渴望与探索。

三、重点语句与含义解析

语句 出处 含义解析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个最黑最黑,最黑最黑的咒骂。” 《狗·猫·鼠》 表达对那些虚伪、自私之人的强烈反感与诅咒。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阿长与〈山海经〉》 表现作者对长妈妈送书的惊喜与感动。
“我那时似乎见得许多人物的面孔,都是和我有关系的。” 《琐记》 表明作者对周围人物的观察与思考,体现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知。

四、备考建议

1. 熟悉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人物形象,特别是典型人物如阿长、藤野先生等。

2. 注意鲁迅的语言风格,如讽刺、反讽、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关注文章背后的思想内涵,如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教育制度的反思等。

4. 多做真题练习,熟悉题型与出题思路。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的梳理,希望同学们能够更系统地掌握《朝花夕拾》的相关知识,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