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什么时候当皇帝的】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在历史上以仁德著称,与关羽、张飞结为异姓兄弟,共同创立了蜀汉政权。
一、刘备称帝的背景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天下大乱。董卓乱政后,群雄割据,曹操、孙权、刘备等势力逐渐崛起。刘备虽出身寒微,但凭借其仁义之名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在荆州、益州等地积累实力。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汉室正式灭亡。此时,刘备认为自己是汉室宗亲,有责任延续汉统,于是于次年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
二、刘备称帝的时间
刘备称帝的具体时间是公元221年7月15日,他改元“章武”,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三、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刘备 |
字 | 玄德 |
出生年份 | 161年 |
去世年份 | 223年6月10日 |
称帝时间 | 公元221年7月15日 |
称帝地点 | 成都 |
国号 | 汉(蜀汉/季汉) |
年号 | 章武 |
背景 | 曹丕称帝,汉室灭亡,刘备为延续汉统而称帝 |
四、历史意义
刘备称帝标志着蜀汉政权的正式建立,也象征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虽然蜀汉在三国中实力最弱,但刘备以仁德和忠义赢得了民心,成为后世敬仰的英雄人物。他的称帝不仅是个人权力的象征,更是对汉室正统的延续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