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而肥词语意思】“食言而肥”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不算数、违背承诺,结果却因此获得了利益或好处。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用来批评那些言行不一、背信弃义的人。
一、词语解释
- 词义:指人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反而因为失信而获得好处。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今子食言,而以我为不知。”
- 用法:多用于批评他人,也可自省。
- 感情色彩:贬义
- 近义词: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 反义词:信守诺言、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二、词语结构分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用法 |
食言 | shí yán | 不履行诺言 | 动词,表示违背承诺 |
而 | ér |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 无实际意义 |
肥 | féi | 本义是“肥沃”,引申为“获利” | 表示因失信而得利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他人失信 | 他答应帮我们完成项目,结果却食言而肥,还拿了奖金。 |
自我反思 | 我这次没有按时交货,虽然没得到好处,但也不该食言而肥。 |
文学作品中 | 他为了个人利益,食言而肥,最终失去了朋友的信任。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误用一:有人将“食言而肥”理解为“说话太多导致肥胖”,这是对字面意思的误解。
2. 误用二:在某些语境中,有人误用为“说话有分量”,这与原意完全相反。
3. 注意点:该成语强调的是“失信”和“得利”的对比,不能单独使用“食言”或“肥”来表达相同含义。
五、总结
“食言而肥”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批判意味的成语,用来提醒人们要言而有信、诚实守约。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时也能起到警示作用。在写作或演讲中,若能恰当运用,更能体现出语言的深度与文化内涵。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食言而肥 |
含义 | 失信后获得好处 |
出处 | 《左传》 |
用法 | 批评或自省 |
情感 | 贬义 |
近义词 | 背信弃义、言而无信 |
反义词 | 信守诺言、一诺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