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于奔命的故事和含义简短】“疲于奔命”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人因事情太多、压力太大而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整天奔波劳碌却得不到休息。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导致身心俱疲的状态。
一、故事来源
“疲于奔命”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困兽犹斗,况国之多难乎?今虽疲于奔命,未至绝境。”原意是指被困的野兽仍会挣扎反抗,何况国家面临困难时,即使人们疲于奔命,也尚未到绝望的地步。后来,“疲于奔命”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人因过度忙碌而疲惫不堪。
二、含义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疲于奔命 |
拼音 | pí yú bēn mìng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含义 | 形容因事情太多、压力过大而疲于奔命,没有喘息之机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身体疲惫等情境 |
近义词 | 忙得不可开交、筋疲力尽、应接不暇 |
反义词 | 闲适自在、轻松悠闲、从容不迫 |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疲于奔命”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无论是职场人士还是学生,常常因为工作、学习、家庭等多重责任而感到身心俱疲。这种状态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心态、适当放松,是避免“疲于奔命”的关键。只有在劳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保持长期的高效与健康。
四、总结
“疲于奔命”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生存状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避免因过度劳累而失去生活的乐趣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