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方什么意思】“水光潋滟晴方好”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全句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水光潋滟晴方好”则是前一句,意思是:在晴天时,湖面波光粼粼,景色格外美好。其中“方”的意思需要具体分析。
一、
“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方”字,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但在本句中主要表示“正、刚刚”的意思,即“正当、正好”。整句的意思是:在晴天的时候,湖面波光粼粼,景色正好美好。这里的“方”强调的是时间或状态上的适切性,表达出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感。
二、表格展示
字词 | 拼音 | 本义 | 引申义 | 在句中含义 | 释义 |
方 | fāng | 正、刚 | 正当、正好 | 表示时间或状态的恰当 | 正好、正当 |
水光潋滟 | shuǐ guāng liàn yàn | 波光荡漾 | 形容水面波光闪烁 | 描述西湖晴天的景象 | 湖面波光粼粼 |
晴 | qíng | 天气晴朗 | 表示天气状况 | 与“雨”相对 | 晴天 |
好 | hǎo | 优美、良好 | 表示状态或评价 | 表达对景色的赞美 | 美好、漂亮 |
三、延伸理解
“方”在古诗文中的使用非常灵活,有时表示“正在”,如“方其远出海门”;有时表示“才”,如“方六七十”;还有时表示“方法、方向”。但在“水光潋滟晴方好”中,“方”更倾向于“正当、正好”的意思,体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也体现了苏轼对西湖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方”意为“正当、正好”,表达了在晴天时西湖湖面波光粼粼、景色宜人的美好景象。这种用词简洁却富有意境,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