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司空见惯的成语典故

2025-10-24 00:18:17

问题描述:

司空见惯的成语典故,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00:18:17

司空见惯的成语典故】“司空见惯”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成语,用来形容某类事情非常常见,以至于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新奇。然而,这个成语背后却有着一段有趣的历史典故,了解它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一、成语出处与典故

“司空见惯”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赠李司空妓》一诗。原句为:“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里的“司空”指的是李绅,他曾任司空一职,是唐代著名的官员和诗人。刘禹锡在诗中表达了对李绅生活奢华、不恤民情的讽刺。

后来,“司空见惯”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用来形容某些现象或行为虽然常见,但依然令人感到不适或不满。

二、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司空 古代官职名,指尚书省的长官,后泛指高官
见惯 看得多了,习以为常
司空见惯 形容某事经常发生,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用法 例句
描述常见现象 这种现象在城市中早已司空见惯。
表达不满情绪 贪污腐败的现象在某些地方已司空见惯。
强调普遍性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早已司空见惯。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司空见惯”的区别
屡见不鲜 经常看到,不觉得新奇 更强调“多见”,较少带有负面情绪
习以为常 习惯了,不再感到奇怪 更强调心理上的适应,而非现象本身
比比皆是 处处都有,非常普遍 强调数量多,而非是否常见

五、总结

“司空见惯”虽源于古代诗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一个常用成语,广泛用于描述那些常见到让人麻木的现象。它不仅具有历史背景,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某些问题。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它,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成语 出处 用法 释义 说明
司空见惯 刘禹锡《赠李司空妓》 描述常见现象、表达不满 司空:古代官职;见惯:看多了 具有历史背景,现多用于批评或描述普遍现象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