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村居》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孩童在春天里无忧无虑、自由嬉戏的生活场景。
全诗如下:
> 草长莺飞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首句“草长莺飞二月天”,点明了季节和时间,草木生长,黄莺飞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二句“拂堤杨柳醉春烟”,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杨柳轻拂河岸,仿佛沉醉于春日的薄雾之中。
第三、四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则是整首诗的亮点所在。诗人通过描写孩子们放学后迫不及待地回家,趁着春风放风筝的情景,表现出孩子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同时,“忙趁东风”也体现出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们那种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精神状态。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画面感极强。诗人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和谐宁静的乡村春景图。这种写法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让人体会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情。
此外,诗中还蕴含着一种生活哲理: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应当学会放松,享受自然带来的乐趣。正如诗中孩子们一样,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这也正是这首诗能够流传至今、深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不仅是一句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更是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美好寄托。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偶尔停下脚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找回那份纯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