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是胆的故事和含义简短】“一身是胆”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勇敢无畏、胆识过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名将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英勇救主的故事。
一、故事
| 项目 | 内容 |
| 人物 |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
| 事件 | 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单骑救主,保护刘备幼子阿斗 |
| 过程 | 在战乱中,赵云冲入敌军,斩杀数十名敌将,最终成功带回刘禅 |
| 结果 | 赵云因英勇表现被后人称赞为“一身是胆” |
赵云在战斗中毫无惧色,面对强敌毫不退缩,展现了极高的勇气和忠诚。这一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一身是胆”的典故来源。
二、含义解释
| 项目 | 含义 |
| 字面意思 | 身上没有一丝胆怯,形容非常勇敢 |
| 引申意义 | 比喻一个人有胆量、有担当、不畏艰险 |
| 使用场合 | 常用于赞扬他人在危急时刻表现出的勇敢精神 |
“一身是胆”不仅是对个人勇气的肯定,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对忠诚与勇敢的推崇。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一身是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勇敢前行,不轻易退缩。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这种精神都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
结语:
“一身是胆”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担当、勇往直前,做一个有胆识、有责任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