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好句赏析】《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参加迎神赛会时的所见所感。文章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对传统民俗的描写,也有对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批判。以下是对《五猖会》中一些经典语句的赏析总结。
一、好句赏析总结
序号 | 原文句子 | 赏析内容 |
1 | “我至今记得,那一年的五猖会,竟没有一个不高兴的。” | 这句话表面上写的是人们在五猖会中的喜悦情绪,实则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表现出一种表面热闹下的压抑与无奈。 |
2 | “父亲的这一种大“无畏”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 这是反讽的写法,表面上夸赞父亲的“无畏”,实则是讽刺他不顾孩子感受的专制行为。 |
3 |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 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被父亲打断兴致后的失落与愤怒,增强了情感冲击力。 |
4 |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是自己在梦里曾见……” | 表现了作者对童年记忆的模糊与不确定,也反映出他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与追忆。 |
5 | “我那时觉得,这确是一场盛大的节日。” | 此句展现了作者对五猖会最初的期待与憧憬,也为后文的失望做了对比铺垫。 |
6 | “但当我哀哀欲绝的时候,我的父亲却还站在那里。” | 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父亲的冷漠与权威,强化了封建家长制的压迫感。 |
7 | “我终于感觉到,我所要的,不是这个。” |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习俗的反思,也暗示了他逐渐觉醒的思想意识。 |
8 | “我从此就非常怕听‘五猖会’三个字。” | 这句话揭示了童年经历对作者心理的深远影响,体现出他对某些传统习俗的反感与排斥。 |
二、整体分析
《五猖会》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精炼、情感细腻。鲁迅通过对童年一次看五猖会经历的回忆,不仅描绘了民间风俗的热闹场面,更借此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压抑。文中多用比喻、反讽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文章的情感变化清晰:从开始的兴奋期待,到中间的失望与痛苦,再到最后的反思与觉醒。这种情感的起伏,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自由、个性的追求,以及对旧社会束缚的不满。
三、结语
《五猖会》不仅是对一段童年记忆的记录,更是对封建文化与教育方式的深刻批判。鲁迅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人性解放的呼唤。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